觀音山出席「113年度農業部漁業署 沿近海漁業永續發展-種苗放流計畫」魚苗放流專家學者會議

閱讀時間約 2 分鐘

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2024年2月受邀出席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舉辦的「113年度農業部漁業署 沿近海漁業永續發展-種苗放流計畫」魚苗放流專家學者會議,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謝恆毅主任、農業部漁業署、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學術單位等,研究海洋經歷皆超過20年以上專家、學者,均蒞臨會議提供與會者專業的海洋保育知識。

繼2023年12月20日,觀音山受邀出席農業部漁業署主辦的 「海域水產動物放流」成果記者會,再度以研討單位參加今年初所舉辦的「113年度農業部漁業署 沿近海漁業永續發展-種苗放流計畫」魚苗放流專家學者會議,顯見觀音山在慈悲 龍德上師常年帶領下,推動戒殺護生的成效卓著,受到各界肯定與認同。

代表觀音山與會的法師也在會議中表示,各縣市的棲地保育區若能增加,以法規保護物命不要被捕捉,可相輔相成提升保育放流的成效。各專家學者也在會議中,鉅細靡遺地報告彙整多年來保育放流的研究數據,全臺灣從北到南各縣市的海域適合施放物命的種類,適合施放的季節及潮汐也羅列在內等,交流保育放流的專業研究成果。

觀音山奉行佛陀慈心不殺、眾生平等的教誡,在慈悲 龍德上師積極推廣救護生命、愛護動物的觀念下,逐漸導正「放生就是放死」的錯誤認知。眾弟子及有志一同者紛紛上行下效,實踐「眾生至愛者身命,諸佛至愛者眾生」的菩薩道精神,讓護生善行更加無遠弗屆。

地球只有一個,海洋資源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撈、破壞,海洋生態正在迅速耗竭,更影響生活在此環境的每一個群體。因此,保育放流刻不容緩,希冀全球善信、法友、大德共同加入「觀音山 保育放流」的行列,一起保護地球、復育海洋生態。


🌊觀音山 愛護海洋‧保育放流活動

https://www.fazang.org/liferelease

您的放生、護生善行,拯救億萬生靈,功德無量!


更多請見「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」

https://www.fazang.org/info/events.php

18會員
1.3K內容數
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:「學佛修行的人,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。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,有時候是很短暫,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。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,今生有幸接觸佛法,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。」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:孝順父母、布施供養、做利益他人等,屬於修福;念佛、拜懺、打坐、聽開示、讀佛經,減少煩惱,屬於修慧。
留言0
查看全部
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!